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

(题文)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

A.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B. 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 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 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D 【解析】材料中“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带来的结果,故本题选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是1978年,A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变革,B错误;1982年市场经济还没有启动,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A. 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C. 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 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

 

查看答案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均衡

C. 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 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明清时期(1840年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中,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C.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 “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查看答案

不结盟运动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政治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适应了

A. 反对美苏争霸的需要

B. 终结两极格局的需要

C. 制止美苏“冷战”的需要

D. 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