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

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来说:

A. 丧失经济增长动力    B. 其霸权被逐渐削弱

C.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 全球反美情绪严重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材料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说明全球化对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了冲击,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说法仅从材料信息无从体现,具有夸大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属于对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学者意在:

A. 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客观分析战后赫鲁晓夫等人改革的弊端

C. 应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    D. 指出“斯大林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查看答案

下表中所体现的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A.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B.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 科学技术的新进步

D.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查看答案

《道德经》中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说。因此,“诚信”不仅有利于人格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在罗斯福“新政”中,能明显反映上述思想的是:

A. 整顿金融体系    B. 调整工业结构

C. 调控农业市场    D. 加强社会保障

 

查看答案

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

A. 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B. 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

C. 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

D. 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查看答案

(题文)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