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

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 (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 (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解析】 试题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特点来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作用,依据材料三中“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信息归纳来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中“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共识    B. 仅凭暴力不能使革命胜利

C. 对袁妥协是革命党人正确选择    D. 妥协与斗争都是革命方式

 

查看答案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它

A. 得到了西方列强的一致认可

B. 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的步伐

C. 表明美国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D. 使美国侵华权益居列强之首

 

查看答案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查看答案

孟子虽然称颂汤武革命,并对桀纣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是停留在对君主个体的批判,而黄宗羲则并不仅仅批判某个君主,他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其思想超出传统儒学范畴

B. 推崇西方民主政治

C. 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 主张废除君主制度

 

查看答案

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

A. 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 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C. 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

D. 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