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说明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选宣言,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开始,故③错误,其他选项均符合北伐战争时期形势,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总统制

D.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查看答案

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查看答案

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下图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当时正值太平军威胁上海,清朝海关瘫痪。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此举进一步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B. 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C. 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 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 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 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