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和明朝“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的情形不同,“世祖章皇帝(顺治)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

——摘编自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一八《职官四》

材料三  在军机处产生以后,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内阁行政职能更加明确,在为政方式上,朝廷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这可以说是军机处对清朝行政体制的一大完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并不对立,它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在军机处设立以后,需要票拟的题本一度大量增加),而这是军机处所不能也无法取代的。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内阁大臣的职责,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内阁的性质。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两朝内阁处理政事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分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论述军机处设置的意义。

 

(1)职责:顾问;性质:内侍机构。 (2)明朝:内阁相对独立,经由内监机构获得皇帝指令,有票拟权。 清朝:内阁在皇帝御前起草谕旨。 (3)内阁:处理日常政务军机处:处理机密重务意义: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是对行政体制的一大完善;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从明朝内阁的职责及性质、清朝的军机处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以分析出明朝内阁大臣的职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实质上是个内侍机构。 (2)从材料“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和“大学士在御前票拟”中可以分析答案。 (3)从材料“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中可以分析出清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分工。从材料“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军机处对清朝行政体制的一大完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A. 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查看答案

1987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查看答案

(题文)“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