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B 【解析】材料“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根据知识可知,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符合题意;C项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作为国家统一运动领导者的普鲁士仅拥有17席。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普鲁士有能力(14票足以否决议案)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议案,但其他小邦也可以联合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 通过行政机构设置维护中央集权

B. 在权力分配方面有联邦主义性质

C. 力图维护普鲁士的核心领导地位

D.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社会主义残余

 

查看答案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

C.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 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A. 限制贵族特权

B. 蕴含私权观念

C. 保护平民利益

D. 维护奴隶制度

 

查看答案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查看答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