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生产力落后。)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相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根据材料中的“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可知,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在于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生产力落后。 (2)根据材料中的“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新经济政策。联系所学可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因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根据“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可知,材料三中的“他”是指罗斯福。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4)联系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改革开放,具体来看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及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联系所学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之处是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材料三罗斯福曾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很好地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美)约翰·伍兹《罗斯福和现代美国》

材料四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使联邦政府“能够存在下去”所采取的政策。列举政府“为壮者提供工作,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的主要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

(4)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当时正值国内战争时期,国内物资极度匮乏

B.当时正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义务劳动制

C.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人们都热火朝天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D.义务劳动制是保障苏俄经受战争考验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与政府颁布的哪项政策有关

A. 农民缴纳固定粮食税

B. 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

C. 政府免收农民赋税

D. 农民可以租借国家的企业

 

查看答案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查看答案

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

③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