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2年11月,他(克伦威尔)发表讲话说,由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2年11月,他(克伦威尔)发表讲话说,由于在国会议员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或者平行的政权来审查和指导他们的行动,因而他们就不可能使自己处在正义、法律和深思熟虑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建立另外的政权,其权力之大和地位之高,足以克服这些弊端,并把事情管理好。否则我们的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他的权力不像正统君主那样是世袭的、“神授”的,而是靠他在革命中的战功而取得的。因此,这一权力主要依靠他个人的威信来维持……当克伦威尔于1658年死去之后。……高级军官们争权夺势,无法建立新政权。共和主义者、平等派的残余力量也重新活动起来,农民运动也再重新掀起。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当时怎样的政局?为此,克伦威尔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掌权的特点。对此,应如何客观评价?

 

(1)政局:克伦威尔与国会的矛盾加剧;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措施:解散国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 (2)特点:权力靠战功取得而非世袭或神授;以个人威信维持。评价: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但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无法维持长久稳定。 【解析】(1)政局可以从政体共和制面临威胁和权力分歧:克伦威尔和国会加以分析;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解散国会,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护国主”加以归纳。 (2)首先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概括:产生特点军功而非世袭、依靠个人威信;其次对其评价可以从积极: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局限性:军事独裁短暂而且脆弱,无法维持长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准确的是

A. 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出生于新贵族家庭,只代表新贵族利益

C. 实行军事独裁,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D. 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找到一段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以下是他们对“压迫的大树”的几种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查理一世的统治    B. 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C.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D. 威廉三世的统治

 

查看答案

马斯顿荒原战役的参加者、苏格兰人列斯里说:“欧洲还从没有见过类似的带兵艺术。”他赞扬的是

A. 拿破仑

B. 克伦威尔

C. 华盛顿

D. 孙中山

 

查看答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克伦威尔与其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是

A. 议会

B. 三级会议

C. 教会

D. 大陆会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

材料二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指出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