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材料二幼童们非常容易“美国化”,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遵守了。还特别好动,经常出没于篮球和足球场上,詹天佑等人还组织了棒球队。负责管理留美幼童的清廷守旧官僚视幼童的这种新变化为大逆不道,清政府对他们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最后不得不以1881年将幼童凄然撤回而告终。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清政府让幼童出洋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说明清政府的目的达到没有?试结合材料说明。

(3)如何评价清政府让幼童出洋这一事件?

(4)文中的詹天佑回国后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怎样的贡献?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巩固清朝统治。学习西方技术,搞洋务运动。 (2)没有;留美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把辫子剪掉,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了兴趣,不大遵守封建礼节。 (3)由于中学和西学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幼童出洋留学的失败,但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4)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铁路事业,由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出资的第一条铁路,其成功对中国以后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1)派遣留学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巩固清朝统治。学习西方技术,搞洋务运动。 (2)由材料可知“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遵守了。”可以得出答案。 (3)要一分为二评价清政府让幼童出洋,可以答为:由于中学和西学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幼童出洋留学的失败,但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4)结合所学,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铁路事业,由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出资的第一条铁路,其成功对中国以后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6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腐朽落后

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

A.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俄国十月革命后

 

查看答案

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王安石,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 取得社会的支持

B. 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C. 认识自己的长处

D. 避开自己的短处

 

查看答案

通过从詹天佑接任京张铁路总办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不包括

A. 维护国家权益

B. 敢于挑战困难

C. 痛恨清朝政府

D. 具有创新意识

 

查看答案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

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

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

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

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