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下图)。列宁当时...

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下图)。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 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

B. 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C. 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

D. 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

 

B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1900年,列宁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张机关报──《火星报》,为建党进行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此题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4年4月,清廷急召刘铭传进京,授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赴台抗法。刘铭传领导了10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1885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他上任后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修筑公路、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设立“轮船招商局”,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设立电报局、邮政局,方便台湾内部及其与大陆的联系。

为了开发台湾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购买新式机器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

1890年10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由商经营、官不过问”。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 日病逝。

——据《台湾巡抚刘铭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来往的要求。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体制格局。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又提出“争取在五年内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主要目的是

A. 主导日美同盟

B. 大力宣传军国主义

C. 开拓海外市场

D.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查看答案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