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

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

B. 国家政治稳定以致无事可理

C. 清代内阁不是国家正式机构

D. 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

 

D 【解析】清朝嘉庆时是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才导致了大学士无事可理、可终年不至内阁的现象出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内阁大学士也是关心国家政务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军机处职权多以致大学士无事可理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初晋商借明朝统治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之机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获得商业特权,并通过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坚持以义制利

B. 政府重视商业

C. 为封建政府服务

D. 商品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据此可知

A. 中国的科学技术依然处于世界前列

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福建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查看答案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考生的声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B.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查看答案

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下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

A. 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B. 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 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

D. 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