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

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1965年间。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随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也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故B项正确。A说法言过其实,与史实不符。CD项不够全面,只是揭示城镇人口下降的因素之一,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8年6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

A. 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

C. 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

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到1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A. 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 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 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查看答案

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

A.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

C. 改造分散的小农经济成效显著

D.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新中国成立后,陈云曾说:“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政府搞重工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为此,人民政府

A. 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B. 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务之急

 

查看答案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