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世界 中国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陷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世界

中国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战略收缩。

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军备竞争,拖垮苏联经济。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

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20世纪90年代

东、西两德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欧共体12国成员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运作,总部在日内瓦。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邓小平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21世纪初

欧元启用

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上表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示例一论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阐述: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在亚洲,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缓和美中关系;同一时期,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破裂,中国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寻求与美国关系的缓和,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分值与等级 具体要求 一等 论题鲜明,论证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二等 论题一般,论证较为准确,逻辑关系较为清楚,条理基本清晰,基本做到史论结合。 三等 论题不明确,论证不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楚,条理不清晰,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体现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青年时期,他曾寄希望于和平改良,失败后转向暴力革命,“……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主编《湘江评论》时,强调“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他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夕,要求全党:“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摘编自吴伟锋《毛泽东与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毛泽东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在参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明确作出概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所有人民应当团结起来。……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

——摘编自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论述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并指出这一论述的背景。

 

查看答案

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

B. 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

C.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D. 反对民主政治并主张精英政治

 

查看答案

在1987年纪念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指出:“民族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革命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社会经济上为民族平等铺平了道路,为拉齐所有共和国、所有区域和所有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做了特别多的工作。苏联各族人民的友谊是十月革命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据此可知

A. 苏联共产党奉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政策。

B. 苏联共产党没有意识到民族问题严重性。

C. 苏联经济发展推动苏联民族意识的形成。

D. 十月革命与苏联民族问题解决密不可分。

 

查看答案

《西游记》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无数斗争,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战胜自然、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以下西方文学作品中,与《西游记》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与罗马法学家的学说具有很强的无视性特征相比,中国的国际私法学说要想成为法律渊源,必须克服纯粹理论化的倾向。”材料意在说明

A. 罗马法比中国法完善

B. 法学学说要体现司法实践的诉求

C. 法学学说是法律的渊源

D. 法学学说的进步推动了法律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