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研究表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

研究表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均日工资从1先令上升到2先令3便士;与此同时,英国主要粮食尤其是大麦、小麦的价格显著下降。这一状况

A. 得益于工业革命发展

B. 降低了社会消费水平

C. 提升了农业生产收益

D. 刺激了工业技术革新

 

D 【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均日工资从1先令上升到2先令3便士”可知英国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攀升,依据所学可以推断这一状况会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使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可知此时处于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下降而工人工资水平上升,会使社会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故B项错误。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下降不可能提升农业生产收益,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A. 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B. 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C. 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 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查看答案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 m为700,n为300

B. m为600,n为400

C. m为500,n为500

D. m为800,n为200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

A. 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 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 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 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查看答案

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 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

C. 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 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