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它 A. 是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它

A. 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写的

B. 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C. 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 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

C. 《神圣家族》的发表

D. 《新莱茵报》的创办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在 (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莱茵报社论》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阶级矛盾激化                 B.工人阶级觉醒

C.马、恩的努力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计划、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