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贸易据点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将近三百年,“西方势力席...

从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贸易据点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将近三百年,西方势力席卷南亚和东南亚,却始终未能越过中国的南大门一步。决定性的原因是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中国海禁闭关政策成效显著

C.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D.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尚不具备征服全世界的能力

 

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于当时抵抗西方的侵略意义不大,故A项错误;中国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国的侵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是侧重于统治者的对内统治方面,不是侧重于对西方侵略的抵御方面,故C项错误;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尚不具备征服世界的能力,即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受到实力的制约,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查看答案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C. 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查看答案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B.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C.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租佃制不断发展变化,从地租这一角度来看,就经历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分成租向定额租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

A. 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 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

C. 租佃关系日趋占据主导地位

D. 劳动力商品化的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

B. 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

C. 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D. “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