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C 【解析】据材料“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棉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故B选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故A选项错误;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在鸦片战争后,故C选项错误;丝织业的产品是丝绸,不是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故D选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C.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题文)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下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查看答案

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的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

B.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