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二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经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变……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选官的依据和产生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

(3)如何评价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它的什么突出特征又对世界的文官制度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1)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产生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 (3)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突出特征: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影响:为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解析】(1)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由材料一中的“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可以得出分封制的选官依据是出身、血缘;由“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再结合所学郡县制的相关知识可知郡县制的选官依据是选贤任能。产生方式:由“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可以得出分封制的产生方式是世袭;由“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以得出郡县制的产生方式是皇帝任命。 (2)理由: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可以得出地广人众,事杂多变;由“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可以得出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 (3)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改变了原来九品中正制下士族长期垄断官职的局面,故它打破了特权垄断;科举制使得地位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这就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科举取士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突出特征:科举制的特征很多,但是给了世界其他国家以借鉴的特征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这是超越时间和国界的特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公平考试的办法和原则为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共和,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康有为)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定宪法的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维新”的理由,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查看答案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德意志帝国

D. 美利坚合众国

 

查看答案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巴”。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君主派最终推翻了共和政体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共和制的确立不符合法国国情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这说明美国总统

A. 对《圣经》负责

B. 对宪法负责

C. 对各州负责

D. 对国会负责

 

查看答案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 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B. 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C.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