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

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 刺激社会消费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改善劳资关系

D. 美化政府形象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政策调整,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因此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而刺激社会消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改善劳资关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C。美化政府形象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工会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材料没有反映

A. 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B. 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C. 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D. 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本国模式与外国模式相结合、一种将过去与未来相结合、一种将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相结合的双赢模式。据此判断,“中国模式”的本质内涵是

A. 加入WTO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对国际竞争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村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 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查看答案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和棉花区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C. 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A. 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 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