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但愿你们天大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遂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

“我但愿你们天大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遂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 公民意识

B. 国家至上

C. 平民参政

D. 牺牲精神

 

A 【解析】从材料中的“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来看,伯利克里强调的是公民对城邦的义务和责任、这种公民意识对维护城邦安全的重要意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直接体现,排除B、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C. 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D. 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查看答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候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

A. 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

B. 分封制以嫡长子为主

C. 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 周朝制度与商朝有很大不同

 

查看答案

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观察图示,结合所学分析相应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1836-1838年均茶叶销售

1894年茶叶销售

 

数量(万担)

百分比(%)

数量(万担)

百分比(%)

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

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材料四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设置经济特区

④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