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 )
A. 讲究“天人合一” B. 优先服务于农业 C. 满足了社会生产 D. 注重实用性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的“新文化”范畴的是( )
A. 杂剧和散曲 B. 郑板桥的《兰竹图》
C.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D.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明朝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
A.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B. 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C. 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 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 )
A. 行省享有高度自治权 B. 行省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C. 行省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双重性 D. 地方行省仍须服从中央政府的管辖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