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文出自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表的《八一宣言》:“……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

下文出自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表的《八一宣言》:“……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正在实行,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的必要性

C. 国共已经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八一宣言》直接引发西安事变

 

B 【解析】材料“1935年”“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反映出日本不断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A项是指1937年七七事变,排除;C项是指西安事变,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该表表明

 

1890-1894年

1895-1899年

1910-1914年

出口

100

142

315

进口

100

153

417

 

 

A.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B. 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

C. 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 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

 

查看答案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B. 引进传播启蒙思想

C. 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

D. 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材料表明了宋代

A. 市民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 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

D. 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查看答案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

A.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B. 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

C. 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

D. 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这是

A. 平定七国之乱的需要

B. 削弱丞相权力的需要

C. 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

D. 先秦儒学的发展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