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子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

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子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断孔子身高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2.2米。这种现象说明

A. 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

B. 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

C. 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

D. 《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

 

A 【解析】材料中二者关于孔子身高的记载有较大差别,不能相互印证,还需进一步考证,说明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故A项正确,B项错误;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对孔子身高的记载,也属于后世人的描述,不属于原始材料,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史记》的记载就存在谬误,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三国志》

B. 《三国演义》

C. 《三国》

D. 《三国英杰传》

 

查看答案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

A. 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 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C. 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 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查看答案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 反对土地私有制

B. 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 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 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查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批判君主专制    B. 反对经世致用    C. 提倡重农抑商    D. 主张学习西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