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 A.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

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

A.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 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D. 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

 

A 【解析】图片显示国际货币紧急组织的代表权要想发展中国家转移,说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强经济利益诉求,A正确;B中协调不符合事实;C中均衡发展显然错误;D丧失说法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表

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

A. 国家政策的刺激

B. 医疗技术的进步

C. 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查看答案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

A. 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 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 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题文)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这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

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

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查看答案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D.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