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外国 20世纪30年代 1933年7月《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外国

20世纪30年代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开展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非资本主义”方式。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1934年开始发起“新生活”运动,培养“现代国民”,造就“现代国家”。

大危机由美国爆发,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导致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上台。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和建立世界霸权计划,开始大举侵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王术静《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研究》等改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一:论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倾向”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阐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形成巨大的反差,使中国学者开始反思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弊端和出路,而倾向计划经济手段;中国作为后现代化国家与欧美现代化国家的巨大差距,使国人产生了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紧迫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加重,中国出于应对战争的需要,因而统制经济占上风。 示例二:论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 阐述:可从经济、文化生活等角度阐释。答案略。 (示例不作为阅卷标准答案) 【解析】从材料“1933年7月《申报月刊》开展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中可以分析出观点;然后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外的相关历史来分析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后东亚地区国家制定政策、处理安全事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论。这一理论在东亚国家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东亚安全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地区安全维持在某种暂时的非战争和非激烈的对抗状态中。但仅依据权力理论的国家行为不是利他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它们的行为不仅不能增加各国之间的信任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相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猜测和担忧,进而在军备建设上做出某种反应,进而加剧原已存在的安全困境,并使地区国家间关系陷入“安全困境——‘逆裁军’——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如近年来美国加紧研发TMD,并试图将台湾纳入该系统,此举必然引起中国的疑虑和警惕,并进一步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以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

——禚宝山《论冷战后东亚地区“逆裁军”现象》

材料二曹云华认为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海权起了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海权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国内商品的出口,维护了美国海外经济利益,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其次,海权成为美国争取独立、扩张领土、维护统一的重要工具;最后,海权成为扩大美国政治影响力,实现美国国际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进入全球化时代后,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海军也必须“全球化”并进行多国海军合作。从原来的从事对抗性的高强度战争转变为保持海上秩序和进行海军外交。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东亚地区出现“安全困境——‘逆裁军’——安全困境”恶性循环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述海权与霸权的关系,并谈谈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海权崛起。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A. 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 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 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 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