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A 【解析】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查看答案

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它表明

名称

时间

书刊

《美国独立宣言》

1901年

《国民报》第1期

《法国人权宣言》

1903年

与其他文件合成《政治思想之源》一书印行

《英国权利法案》

1907年

《新译界》第6号

 

 

A.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

B. 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

C. 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

D. 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1926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指出,目前“最主要的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右”,这“是被破裂般联合战线及国共两党关系之主要原因”。这一判断

A. 符合国民革命形势的实际

B. 是党内右倾思想的具体表现

C. 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的破裂

D. 对国民革命的失败有所反思

 

查看答案

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A. 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

C. 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

D. 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

 

查看答案

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A.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B. 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C. 近代德国帝国宪祛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D. 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