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年份 1875...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年份

1875年

1905年

1919年

1931年

比重

78.1%

78.7%

65.53%

61.6%

 

 

A. 传统棉纺织业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B. 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 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 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A 【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到1931年,中国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基本稳定,变化不大,这说明传统棉纺织业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故选A;B、D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与材料材料信息不符,故C错误。故选 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

A. 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 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

C. 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D. 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

 

查看答案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查看答案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查看答案

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

A. 分封制开始显现作用

B. 商受到周威胁而被迫东迁

C.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 区域文化融合的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合意。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