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1933年在胡佛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大量...

1929—1933年在胡佛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大量公路,开工兴建了胡佛水坝(下图);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应对当时的问题。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D. 实施了成效显著的措施

 

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胡佛执政时期针对大危机实施了一定的国家干预措施,无法说明其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局部信息,无法说明其对经济的干预是“全面”干预,B项错误;胡佛和罗斯福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故罗斯福有可能借鉴了胡佛的干预措施,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 经济“滞胀”

B. 福利国家的弊端

C. 凯恩斯主义失灵

D. 新经济的出现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 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 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 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经济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查看答案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未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 人们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禁止体罚、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娼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其目的主要是

A. 维护革命成果

B. 扫除封建专制

C. 改革风俗习惯

D. 去除封建陋习

 

查看答案

1890年,上海《字林西报》报道:有西人制成新式气球一具,能载八千五百磅之重,升放空中,每点钟行二十五米,各国苟制造此球为行营之用,水陆之兵可以废。对该报道解读合理的是

A. 当时的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报纸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 报纸已成为政治宣传工具

D.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