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国内爆发,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面临政治危机,A项错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C项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提出,而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开始于1921年,D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均是利用商品、市场、货币来发展社会经济,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以外,还包括

A.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查看答案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查看答案

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 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 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