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D 【解析】材料中表明国民党对于抗战的形势不仅从时间、空间以及世界人民支持角度阐述了抗战的持久性,符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故D正确;正面战场是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故A错误;材料中是对抗战形势分析,没有提出作战方案,故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建立,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2月,国共就红军改编达成初步协议。3月11日,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材料表明

A. 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打算

C. 国共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

D. 国共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趋同

 

查看答案

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查看答案

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

A.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取得实际权力

B. 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C. 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 国共两党必将分裂

 

查看答案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

A. 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 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

C. 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

D. 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