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通西域,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大...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通西域,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大规模实行屯田(政府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最初屯田在酒泉、张掖等地,后逐渐扩展至莎车、龟兹、轮台等地。随着屯田带来西域经济日益繁荣,匈奴加强了对西域的争夺。武帝后期西域之路逐渐畅通,“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西汉宣帝时青海羌人叛乱,汉政府又在青海河湟进行大规模屯田。东汉政府除了在北方推行屯田制外,在湖北、河南也广推屯田。两汉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可以做到生产、战斗两不误,其生产者的衣食住都由官方解决,此外别无报酬。民屯劳动者租种国家多少土地就缴纳多少租税,剩下都是自己的,同时,他们要承担一些防守任务,遇到敌人袭击时要参与战斗。

——摘编自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汉屯田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实行屯田制的影响。

 

(1)政府主导;或汉武帝通西域,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大规模实行屯田;或汉政府又在青海河湟进行大规模屯田;或东汉政府除了在北方推行屯田制外,在湖北、河南也广推屯田 军民合一;或两汉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或生产、战斗两不误以边疆为主,逐渐推向内地;或最初屯田在酒泉、张掖等地,后逐渐扩展至莎车、龟兹、 轮台等地;或东汉政府除了在北方推行屯田制外,在湖北、河南也广推屯田主要为军事服务。或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大规模实行屯田;或承担一些防守 任务 (2)有利于加强边防,巩固政权;(据常识可知)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或屯田带来西域经济日益繁荣有利于各民族及中外交往;或“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或西域之路逐渐畅通减轻了政府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据常识可知)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据常识可知)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可知,屯田主要服务与军事;根据材料“汉政府又在青海河湟进行大规模屯田。东汉政府……在湖北、河南也广推屯田”可知,屯田主要由政府来主导;根据材料“最初屯田在酒泉、张掖等地……汉政府又在青海河湟进行大规模屯田。东汉政府……在湖北、河南也广推屯田”可知,屯田由边疆逐渐扩展到内地;“军屯可以做到生产、战斗两不误”“民屯……要承担一些防守任务,遇到敌人袭击时要参与战斗”可知,屯田是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 (2)根据材料“屯田带来西域经济日益繁荣”可知,屯田使西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根据材料“西域之路逐渐畅通”可知,屯田促进了各民族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民屯……种国家多少土地就缴纳多少租税,剩下都是自己的”“军屯可以做到生产、战斗两不误”可知,屯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国家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根据材料“民屯……要承担一些防守任务,遇到敌人袭击时要参与战斗”可知,屯田巩固了边防,提高了战斗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广东

57

云南

7

广西

27

河北

3

福建

28

山东

4

浙江

22

河南

2

湖北

14

山西

2

湖南

13

陕西

2

江西

13

辽宁

1

 

 

——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初,苏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摘编自《世界简史》

材料二当罗斯福接替胡佛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意识到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即“新政”。“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fief)。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美国也由此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摘编自《世界简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本身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新经济政策在什么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的共通之处。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

 

福利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

1951年

20.74

145.08

1982年

685.10

3166.98

 

 

A. 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

B. 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

C. 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

D. 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查看答案

在新政初期,美国州长协商会对罗斯福是大力支持的。l935年,州长们对新政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他们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据此判断,下列新政举措中,可能遭到州长们反对的是

A. 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

B. 设定统一的工资标准

C. 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

D. 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

 

查看答案

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

A. 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

B. 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

C. 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 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