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9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9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

(1)“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

(2)“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3)“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1)“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1)结合“大跃进”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角度回答。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回答;共同目标从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回答;对外开放从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和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回答。 (3)第一小问从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回答;第二小问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答;第三小问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回答。 阶段 时间 内容 明确提出 1982年十二大 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概括 1987年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 1992年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是非标准 形成体系 1992年十四大 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 1997年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这一土地制度在所有关系上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的唐朝经济形态是什么?它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这种新经济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号航母

美国“9·11”事件

北约空袭南联盟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

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以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等社会风尚习俗的变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风尚影响最大的是

A. 太平天国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有关下列报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 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 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