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状况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丝、稠、缎等都属于上等衣料,是社会上层所穿之物,普通百姓的衣料在元明以前主要是麻布;之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技术的进步,棉布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衣料。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 重农抑商

B. 农商并重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查看答案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

A.扩大耕地面积                       B.一年多熟制

C.增加从业人口                       D.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查看答案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此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人们对此神话传说的钟爱

C.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D. 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查看答案

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

A. 400亩    B. 300亩    C. 700亩    D. 100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