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

《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A. 闽台民间贸易活跃

B. 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C. 闽省自然灾害频繁

D. 政府赈灾体制完善

 

B 【解析】从材料来看,台湾与福州和泉州之间互有联系,体现出台湾当时已经隶属福建省管辖,乾隆皇帝有权发号施令,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皇帝的宏观调控,不是民间自发的贸易;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出两次接济问题,不代表是自然灾害导致的;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体系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制度是

A. 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B. 隋唐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八股取士制度

D. 清朝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系统存在。譬如常以“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A. 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 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 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查看答案

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减少了决策失误

C. 确保了政治清明

D. 削弱了中枢权力

 

查看答案

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

A. 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 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C. 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 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查看答案

“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

D.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