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

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国民党内战的机遇扩大革命成果#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并未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

B. 善于把握时势夺取胜利

C. 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 【解析】从材料中“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可以看出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暴动,这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他们;B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相悖;D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困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B. 随者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查看答案

1922年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戒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知,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A. 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B. 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 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D. 已经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查看答案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

A. 不平等条约促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剧

B. 晚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C. 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D. 近代前期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查看答案

1878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D.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