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对欧盟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 美国力促西欧联合

B. 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 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解析】根据所学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结合本题起关键作用的是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

A. 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

B. 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C. 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

D.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

 

查看答案

被称为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的是

A. 联合国、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联合国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查看答案

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

D.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

 

查看答案

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

A. 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

B. 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

C. 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

D. 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工人罢工总人数在1933年有81万,1934年有135万,1935年达147万人。下列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经济危机是美国社会固有的不治之症

B.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漠视了工人的利益

C. 某种程度上这是工人权益改善的结果

D. 它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实施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