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被称为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的是 A. 联合国、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被称为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的是

A. 联合国、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联合国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依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两大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世界贸易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支柱”,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

D.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

 

查看答案

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

A. 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

B. 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

C. 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

D. 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工人罢工总人数在1933年有81万,1934年有135万,1935年达147万人。下列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经济危机是美国社会固有的不治之症

B.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漠视了工人的利益

C. 某种程度上这是工人权益改善的结果

D. 它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实施的结果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政府组织了“民间资源保护队”,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拥有队员达50万人。下列新政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 向减产农民提供补贴

B.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C.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 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

②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③贫富悬殊

④狂热的股票投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