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明李乐《见闻杂记》记载:湖州府乌青镇“里中有中人之家,贷钱开油饼坊,其雇工人与...

据明李乐《见闻杂记》记载:湖州府乌青镇“里中有中人之家,贷钱开油饼坊,其雇工人与市上一人剧饮而醉相殴,雇工人推其人堕水死,主不知也。事闻于官,官不诘责下手之人,主人费六七十金,半偿死者之家,半赂衙门人,事竟得寝。”材料主要反映了

A. 雇佣关系下仍有封建隶属关系

B. 雇佣关系下自由劳动力的生活

C. 明清社会治安混乱和官场腐败

D. 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日益商品化

 

A 【解析】从材料中的“雇工人推其人堕水死”“官不诘责下手之人,主人费六七十金,半偿死者之家,半赂衙门人,事竟得寝”来看,主人与雇工之间并非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还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整个社会和官府也接受这种认识,因此材料主要反映出雇佣关系下仍有封建隶属关系。故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且单一事件难以反映当时治安混乱,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日益商品化”的趋势,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事变后,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于1934年7月7日从瑞金出发,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历时4个月,行程3200余里。11月初,与闽浙赣红十军胜利会师。红七军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B. 威胁日军占领的南方中心城市

C. 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D.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查看答案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 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查看答案

时间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或公告

1933.1

《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

193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

1933.8

《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

1933.11

《中共中央为“中日直接交涉”宣言》

1934.1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

1934.4

《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

1934.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

 

 

表为中国共产党在1933-1934年间发表的声明和公告。这些声明和公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立场

B. 联合国内各阶级力量的努力

C. 进行战略转移的军事准备

D.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署

 

查看答案

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 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