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指出“总而言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表明古希腊
A. 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与国政
B. 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
C. 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
D. 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
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
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
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
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
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
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
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
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
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 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B. 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
C. 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
D. 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