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商人为使自己的商品畅销,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看中了对产品的宣传。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就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广告形式。早期的商业广告,还学会了利用名人效应等手段,这使得广告能够在整个交易时间内起着招引客人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古代广告历史概述》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广告文化反映了古代的商业习俗,记录了古代商业文化演进的轨迹。随着市场竞争的出现,广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大小经营者都注意广告中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点,利用具有吉祥、发达、亲近等含义的字号和书法上乘、做工讲究的牌匾吸引人们的目光。不仅增加了号召力,而且为它们注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了较多的文化传播意义,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跃上一个新的层面,成为传达商业文化的载体。

——摘编自李燕《中国古代广告浅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早期广告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广告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广告的影响。

 

(1)原因:战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步,促使商品贸易频繁;商人在商品竞争中推动商品畅销的需要。 (2)特点:广告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注重宣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广告宣传注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注重揣摩人们的消费心理。 影响:吸引消费者,增强了产品号召力,促进了商品销售;通过不同形式的广告宣传,促进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了商业文化的传播。(其他答案言乏有理亦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看中了对产品的宣传”的信息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早期的商业广告,还学会了利用名人效应等手段”以及材料二“广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大小经营者都注意广告中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点”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不仅增加了号召力,而且为它们注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了较多的文化传播意义,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跃上一个新的层面,成为传达商业文化的载体”并结合广告效用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查看答案

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分别为43.9%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 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

C. 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 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

 

查看答案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

A.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B.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C. 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

D.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

B. 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C. 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

D. 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 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

B. 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 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