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

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B 【解析】取消所谓的“贱民”的贱籍而统一编入正册既有利于促进社会流动又有利于统治秩序稳定,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彻底否定”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统一编入正册是加强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查看答案

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

A. 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 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

C. 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 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查看答案

元朝统一中国后,版图的广阔和交通的畅达都是空前的。元世祖曾设想利用黄河把西藏高原和大都联系起来,使进贡能通过水运转输大都,并在黄河源头建设一个城市,用以促进中原和西北的互市。为实现这两个设想,他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派遣懂得多种方言的女真人都实为招讨使去考察河源。都实曾三次到达吐藩,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杰出旅行家之一。他西行路勘,历时四个月,终于发现黄河源头“火敦脑儿”,译言星宿海。这次路勘有他的弟弟阔阔出同行。1351年,翰林学士潘昂霄根据阔阔出的口述,写成《河源志》,这是我国有关河源的第一部专著。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地理描述,对河滩地区的地形、水系、植被、动物、人口、聚落、城镇分布等都有简单扼要的介绍,并纠正了《汉书西域传》所谓黄河为伏流重源的非科学说法。

一一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都实黄河源考察成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实黄河源考察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光武帝重申德行为首,这时候的主要特点是“以德取人”。到了东汉顺帝时,出现了“以文取人”的变化,即把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序化考试,作为认定官员资格的手段。

到了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阂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时期察举制度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时期的察举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曾提出一个公式来描述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政治紊乱的原因。公式如下:

政治不稳定=

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从上述公式中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