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

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B. 欧洲共同体形成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C 【解析】1949年,英、美、法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程度,排除A;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故B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C正确。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的局面,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答应美国将部分而不是全部从台湾撤军。毛泽东对此评论美国人正处在从猴子变人的进化过程中,“猴子变人还没有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由此可知,当时

A. 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B. 基辛格访华未取得任何成效

C. 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D. 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查看答案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法正确的是: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

南京,一座江南的千年古城,有人说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亲历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A. 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军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查看答案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哪些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

C.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D. 台湾问题可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