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发表公报:“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

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发表公报:“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主之中国,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该公报

A. 符合中美苏英共同利益

B. 促进了政协会议的召开

C. 加速了国共内战的爆发

D. 反映了美苏冷战的局势

 

B 【解析】材料“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主之中国,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体现了公报主张协调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以维护国民党的统治,为此国民党召开了重庆政协会议,B符合题意;国民党统治的确立与苏联没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实质上不利于共产主义实力的扩张,A不正确;材料所述有利于缓和国内矛盾,C不正确;D与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据此表可知

有关社会主义

有关辩证唯物主义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

有关计划经济

有关国民党历史

有关三民主义

32本

23本

23本

19本

8本

13本

 

 

A. 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

B.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

D.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查看答案

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 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 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 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查看答案

清末新政期间,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原拟用10年时间逐步以学堂代科举,仅仅过了一年,不待学堂制成熟,便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9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5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3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这表明

A. 清朝统治的政治危机空前加深

B. 民主革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 新政的成效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D. 国内顽固势力已退出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1903年前后,俄国企图独吞东三省,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发起拒俄运动,被清政府拒绝。谣传拒俄义勇队特派员向袁世凯请愿遇害,此后《苏报》文章“革命其可免乎”在留日学生中流传开来。这表明

A. 清政府已经沦为沙俄的附庸

B. 日本支持中国留学生的呼声

C. 清政府助推了反清革命运动

D. 不明真相的知识分子被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