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193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193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钟表业、水泥和化工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轻工业领域中,属于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

材料二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千米,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工业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年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十年也是曲折发展的十年,试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教训。

 

(1)特点:发展速度快,轻工业发展突出,民营工业居多。 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等。 (2)成就:初步建成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石油实现自给;交通运输业有较大发展;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 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从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十年的成就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钟表业、水泥和化工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中可以概括出答案。根据材料“1928—193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的统一、政府的经济政策、民众的爱国运动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达尔文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进化理论在科学领域之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影响。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进化论成为马克思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B. 进化论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进化论为西方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D. 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一位诗人曾为牛顿写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而牛顿让一切变为光明。”这说明牛顿的学说

A. 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B.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存在

C. 有利于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D. 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查看答案

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A. 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 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C. 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 崇尚理性否定权威

 

查看答案

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权威的原始的‘自然状态’之中。这一‘自然状态’因为人们丑陋的本性变得混乱不堪,充满恐惧。为了让人类避免本性带来的相互伤害,逃离苦难,获得生命的安全和平等,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缔结起一种稳固可靠的关系。”这一观点所蕴含的理念是

A. 君权民授

B. 天赋人权

C. 社会契约

D. 主权在民

 

查看答案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最能为此佐证的是

A. 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 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 宗教改革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 宗教改革解除了西方人的思想桎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