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

 

(1)严格的等级制度。 (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解析】(1)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可以答为:严格的等级制度。 (2)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可以答为:主张易服。第二小问,由“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以答为: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3)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的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到1989年,由于经济形势严重恶化,苏联工业产值比上年仅增长1.7%,增速已降到战后的最低点。市场供应越来越紧张,经济已十分困难。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 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大规模开垦荒地以及广泛种植玉米

C.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D.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

A.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 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C. 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D. 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查看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 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 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 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 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查看答案

列宁在谈到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他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