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及其实践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加试题)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及其实践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依据这一认识的变化,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所体现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推断这一观点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加试题】 (1)原因: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经验。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以1992年为界。依据:经济改革的角度 史实: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 以2001年为界。依据:对外开放的角度。 史实: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大工业巨大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发展起来”就可以作为答案。所体现的精神主要突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之类的答案均可。 (2)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是任选其中一种观点,如果选1992年为界主要从1992年中国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如果选2001年为界主要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1)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域

成就

古典音乐

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                      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

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                      成功。

 

 

材料二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2)概括材料二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

44

五四运动

45

辛亥革命

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

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

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

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材料三

——《观念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

 

查看答案

(题文)(加试题)中俄之间,恩恩怨怨数百年。下列关于中俄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不平等边界条约

B.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D.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结盟关系

 

查看答案

对下图所示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B. 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

C. 西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D. 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

 

查看答案

(加试题)近代某画家在日记中写到:“绘画艺术越是有形越能感人肺腑,因为绘画像大自然,多么微小多么宏大的事物都能在绘画中表现。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心灵。”据此判断,下列与该画家风格最接近的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