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西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西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以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

——摘编自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1)原因: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2)特点: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开始关注西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 历史作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人口大量西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评分细则】 (1)①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或答“政治地位重要”等; ②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或抄材料“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③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或答“应付西北少数民族军事需要”; ④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答到“屯田叙功”或“官牧业”等词语; ⑤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或抄材料“怀柔”“备尝其值,广设市场”等。 (2)特点: ①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或答到“日本侵华”字样的; ②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或答到“国民政府(做)……”字样的; ③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或写到“西北问题研究会”“西北经济研究所”; ④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或有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字样的; ⑤开始关注西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或抄材料“要协调各行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历史作用: ①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人口与技术大量西迁,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信息从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或答“政治地位重要”等\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或抄材料“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或答“应付西北少数民族军事需要\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以及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以及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及人口与技术大量西迁,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

A.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B. 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

C. 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查看答案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 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C. 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 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查看答案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益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的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

A.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B. 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全球化

C. 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D. 反全球化者不在乎全球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