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

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A. 分封远近    B. 爵位高低    C. 殷周成败    D. 嫡庶亲疏

 

D 【解析】分封远近、爵位高低是可以改变的,不属于“天定”,排除AB;殷周成败也不是天定的,排除C;嫡庶亲疏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容人为改变的,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5926<π<3.1415927精确到小数7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7年12月22日,苏俄和德国的和平谈判在布列斯特一里托大斯克正式举行。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民主和约,而德国代表团长屈尔曼却提出了综合性条件,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士。1918年2月9日,德方宣称他们的条件是绝对必须接受的。第二天,苏俄代表团长托洛茨基发表声明,拒绝在割地条约上签字,同时宣布结束对德奥的战争,并准备复员俄国军队。德国遂中止谈判,并于2月18日向苏俄发动进攻。几天之内,德军占领了大片领土,逼近首都彼得格勒。2月23日,列宁提出立即签订和约,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列宁的建议。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贏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列斯特和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列斯特和约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时期诗赋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朝廷颁布贡举新制,罢诗赋而以经义取士,“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甲辰,立八行取士科”,正式实行“八行取士”。诏令天下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来举荐和选拔人才,学校取士成为进入仕途唯一途径。为了有效推行八行取士,宋微宗御制《八行八刑条》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八行全备之士,经乡、县、州考察核定后,奏入太学,直接成为上舍生,再经大司成考定,可释褐授官,犯不忠、不孝、不悌、不和,终身不齿,不得入学,据《宋史》记载,大观元年六月,“上舍生二十九人及第”…,一批有德之士被举荐出来,如李文会、宋京等人以德服人,堪称典范,地方是否有八行之士,也是衡量官员德化之行的标准,是对家族或乡里的一种肯定。对八行取士,也有士人婉拒躲避,有朝廷官员批驳它注重德行而不强调才能,限制了有主张、有见解的人脱颖而出,将士人的言行框定在“八行”的范围之内。

——摘编自王晓辉《论宋代八行取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八行取士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八行取士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探索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演变的。甲午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遭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仁人志士从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目的出发,在制度与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开辟了向国外学习的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仿效与探索相辅相成。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它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近代的中国在帝国的黄昏中醒来,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逻辑,即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的主题和任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相关具体史实围绕“时代主题与思想理论探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3年,清朝政府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外国人来华通商口岸。

1717年,康熙以防范西方各国可能对中国侵略为由,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1757年,清朝政府决定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个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随后,又设立了公行,兼有外交和商务两重任务的半官方机构。此外,清政府还在广州设立商馆,制定对外商的防范措施,并对国内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严加限制,如严禁粮食、五金、硝磺等出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表2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

一据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