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档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大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动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人民公社体制的自身弊端使它难以为继,由农民创造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速了它的瓦解。1983年,存在25年的公社制度被正式废除。公社政治上的作用转移到新成立的乡镇政府。农村受压抑的经济潜力的成功释放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使农村社会呈现出显著变化……有些地区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政权管理机制在村一级出现断层,农村社会呈现无序状态。乡村基层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国家调控能力的普遍弱化,不能不使国家急需以新的组织形式来重建农村秩序,正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在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0年后,……村民自治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一一摘编自薛钰《试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建设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与近代农业发展的差异与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1)差异:明朝: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化、区域化趋势;粮食生产纳入市场网络,生产中心发生转移:商品性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近代: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 影响:明朝: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手工业加工工业的增长;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转型: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趋势;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近代:导致农业发展迟缓;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沉沦。 (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建立乡镇政府;村民自治逐渐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 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民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造福于人民。 【解析】(1)第一小问,明朝:根据材料一“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可知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化、区域化趋势;依据“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可知粮食生产纳入市场网络,生产中心发生转移;依据“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可知商品性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近代:依据材料一“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大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可知近代农业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自身、商品经济、中国的经济地位等方面来分析明朝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从农业发展迟缓、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中国社会的落后等方面分析近代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由农民创造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速了它的瓦解。1983年,存在25年的公社制度被正式废除。公社政治上的作用转移到新成立的乡镇政府……村民自治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可知概括我国农村的主要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建立乡镇政府;村民自治逐渐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根据所学可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等方面来分析其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注意到时:“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这反映出

A. 下院的职责是通过政府议案

B.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C. 内阁权势的扩张

D. 议会对政府具有行政监督权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这说明

A. 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

B. 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C. 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

D. 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查看答案

在放逐投票时,一个公民主张放逐政治家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理性精神

B.陶片放逐法的公正性

C.雅典公民的自由意志

D.陶片放逐法并不实用

 

查看答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宪法修正案的发展

A. 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得到了法律保护

B. 反映了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速

C. 体现了宪法成为治国的根本方针

D. 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