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D 【解析】材料“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三力平衡政治引推动了中国崛起,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错误;材料不仅仅涉及资本力量,故B错误;材料也不仅仅涉及社会力量,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7-1979年间,中共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A. 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 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查看答案

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但是,1933年5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到,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材料表明

A. 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

B. 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C. 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

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服装有复古趋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 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 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 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 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查看答案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 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 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 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 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查看答案

1896至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0倍,下图呈现了当时铁路投资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路修筑的资金来源充足

B. 此时清政府重视修筑铁路

C. 近代商人投资于铁路建设

D. 清政府完全掌握铁路修筑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